Sunday 27 October 2013

慶祝國慶日系列Celebrate National Day Series/2013屹立於城 香港–台北雙城行為藝術交流

2013屹立於城 香港–台北雙城行為藝術交流Louder Than the City Performance Art Festival 2013 --- encounters between Hong Kong & Taipei

『香港』vs『台北』行動中的身體的對話(文 BY 藝術家 葉育君)

時間:2013年10月9日至13日 香港
           2013年10月23-27日 台北

台灣藝術家:瓦旦‧塢瑪、曾啟明、柯德峰、高琇慧、陳憶玲、陳佩君、葉育君、孫懿柔、丁禹仲、梅心怡
香港藝術家:莫昭如、 謝偉祺、丸仔、鄭文仔、梁偉傑、杜躍、區麗德、盧樂謙、嚴穎嘉、Project 226




贊助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台北市文化局
主辦 台灣‧水田部落、香港‧社區文化發展中心
合辦 香港‧亞洲民眾戲劇節協會

「行為藝術」為二次世界大戰後,於五零、六零年代崛起的一種藝術形式。作為藝術史上一個藝術形式的突破的可能性,而藝術家用身體力行的行為提出關於社會變遷的提問。在那個戰後重建、資本主義興起、和平與性解放...等等的背景下,百家爭鳴、萬花齊放,行為藝術可稱是當時最具前衛性、自由的一種藝術形式。

多半的行為藝術家,採取有別於一般傳統與觀眾交流的形式,在特定的某種時間或地點,運用當下身體的行為與觀眾產生共存關係。因為這種in sitesite –specific的性格,所以當「行為藝術」在行為離開發生的時間、空間後,留下的文件、錄像、攝影記錄裡,就已離開了當下的時間與空間。因此在重新面對觀眾時,制式空間氛圍的情境再現展出中,可能性與忠實度又剩下多少?因為這樣的特質,也凸顯了「行為藝術」與可進入藝術市場的其他藝術形式的區別。這或許是與資本主義的抗衡的最後一線?是藝術形式中的某種弱勢力量?或是在藝術與生活中,因此而具有了對抗社會不平現象的某種自由、獨特與崇高性?

試問:發展了五十年歷史的二十一世紀的「行為藝術」該往哪裡去?

我們僅只是提問,藝術家並不提供解答。但是可見的是,香港行為藝術,具有40年的歷史,並且緊密聯結著社會議題:無論是社會運動發生現場,對反英制時期的發聲,或作為中國民主之聲的最後一個防哨地的態度,用藝術形式去參與;台灣藝術家,在政治的陰影下輕輕地,用一種嚴肅但又輕鬆的方式,在公共空間,或是藝術空間、黑盒子劇場裡,對社會議題、自身原生的土地情感,以及生活經驗提問。這兩個來自於類似的殖民文化影響、國家認同質疑,並且充斥著社會議題的高度都市化的兩個城市,將於此次「屹立於城 香港-台北雙城行為藝術交流」中,試著在質與量上,能夠提供一個全方面的交流,讓參與的藝術家與群眾,看到歷史中以及現在進行式的全面貌。

同樣是城市中的香港、台北兩地,關於都市現象,或是都市背後的我們的社會藝術家,用一種身體力行、感官領會的藝術形式在彼此的城市產生對話。在交流中也試問,我們的城市要往哪裡去?行為藝術又可以帶領我們到哪裡?在藝術圈極少數參與者的行為藝術,是否如同我們艱難對抗強權政府的處境一般,從弱者的力量,試圖在重重的趨近市場化的藝術圈,或是不斷變異的社會,為相對弱勢的一方持續發聲?


這次「屹立於城 香港-台北雙城行為藝術交流」活動,在香港部分,七十年代重要社運/學運平台《七十年代雙週刊》創辦人之一的莫昭如(也是「香港社區文化發展中心」、「亞洲民眾戲劇協會」負責人),帶領著兩地藝術家於香港大學、浸會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、香港嶺南大學、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辦工作坊、講座、現場行為。而在台北部分,則由台灣重要的行為藝術團體「水田部落」邀請兩地知名藝術家,到藝術熱絡的台北城,於中正高中、台北當代藝術中心、國北教大南海藝廊、寶藏巖國際藝術村,舉辦工作坊、藝術家座談、現場表演等。讓年輕學子以及一般民眾,用全方面的方式,來瞭解、深入、並且親近,甚至一起參與演出

如果說行為藝術是包含了身體、時間、空間等特質的藝術形式,藉由藝術家的身體,喚醒存在身體內部與外部世界的對話關係。就讓我們面對面,看見彼此,是如何與我們所處的現實環境來進行對話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慶祝國慶健康操
國父健康操


國父踢足球
升旗典禮